物理
下拉
最新专利
-
一种屈光度可调的开放式双目近眼显示设备 公开日期:2025-04-04 公开号:CN117908257A 申请号:CN202410133815.0一种屈光度可调的开放式双目近眼显示设备
- 申请号:CN202410133815.0
- 公开号:CN117908257A
- 公开日期:2025-04-04
- 申请人: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本发明涉及屈光度可调的开放式双目近眼显示设备,包括可供双眼同时观看放大画面的显示主机、与人体额头接触以进行穿戴固定的额托组件;还包括连接显示主机和额托组件、且使得显示主机在使用时与人体面部之间呈开放状态的翻转连接机构;显示主机包括:安装基座和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两个固定框模组,固定框模组上设置有光学模组、显示屏模组和调节光学模组与显示屏模组之间间距的调距组件;调距组件依靠滑动板上的输出轴来进行屈光度调节的输出,使得屈光度调节部件数量大幅缩减简化装配的同时,使得体积可以大幅缩小,结构更加紧凑且能够保障调节稳定性和调节精度。- 发布时间:2024-04-21 07:50:17
- 0
-
任意结构光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装置及方法 公开日期:2025-04-04 公开号:CN117724280A 申请号:CN202311570503.8任意结构光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装置及方法
- 申请号:CN202311570503.8
- 公开号:CN117724280A
- 公开日期:2025-04-04
- 申请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结构光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装置及方法,属于光电子器件领域,能够解决现有光学相位共轭技术存在的保真度低等问题。第一泵浦光束经聚焦透镜入射至SBS介质池并聚焦,第一泵浦光束为结构光;至少一个第二泵浦光束入射至SBS介质池,与第一泵浦光束交叉干涉,破坏第一泵浦光束的空间分布,并与第一泵浦光束聚焦后产生的后向结构光斯托克斯波拍频,使至少一个第二泵浦光束对后向结构光斯托克斯波进行受激布里渊放大;其中,第一泵浦光束聚焦后产生的后向结构光斯托克斯波是第一泵浦光束的相位共轭光。本发明的上述技术能够用于对包含OAM光束的任意结构光场的高保真、低阈值相位共轭。- 发布时间:2024-03-25 07:17:23
- 0
-
一种mini LED背光源 公开日期:2025-04-04 公开号:CN117055260A 申请号:CN202311073084.7一种mini LED背光源
- 申请号:CN202311073084.7
- 公开号:CN117055260A
- 公开日期:2025-04-04
- 申请人:深圳市汇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申请属于背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ni LED背光源,其包括主基板与副基板,所述主基板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主基板齿,所述副基板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副基板齿,所述主基板还包括基底,所述主基板齿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副基板齿滑动连接于相邻的所述主基板齿之间,在每条所述主基板齿和每条所述副基板齿上均电连接有至少一列发光芯片。本申请具有在切换光效的同时保证发光芯片利用率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3-11-16 08:01:59
- 0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公开日期:2025-04-04 公开号:CN116755277A 申请号:CN202310639130.9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申请号:CN202310639130.9
- 公开号:CN116755277A
- 公开日期:2025-04-04
- 申请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纤;光纤嵌设于导光板,并沿导光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光纤的至少一端对应设置有一光源,且光纤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出光面对应设置,光纤内封装有红绿量子点团,所述光源能够发出蓝光,以激发所述光纤内的红绿量子点团。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导光板的出光均匀性。- 发布时间:2023-09-18 07:26:49
- 0
-
一种封装光阀及调光玻璃组件 公开日期:2025-04-04 公开号:CN116594229A 申请号:CN202310654358.5一种封装光阀及调光玻璃组件
- 申请号:CN202310654358.5
- 公开号:CN116594229A
- 公开日期:2025-04-04
- 申请人: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封装光阀及调光玻璃组件。通过在控光区域的至少一边同时设置具有一定宽度的封装区域,以隔绝外部环境中的湿气和空气等负面因素对控光区域材料的损害,延缓光阀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老化进程,避免光阀边缘失效,显著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发布时间:2023-08-17 07:12:07
- 0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公开日期:2025-04-04 公开号:CN116577953A 申请号:CN202310600220.7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申请号:CN202310600220.7
- 公开号:CN116577953A
- 公开日期:2025-04-04
- 申请人: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胶框,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压弯结构,所述压弯结构与所述背板和所述胶框的中部连接,且所述背板和所述胶框的中部位置存在间隙;当所述压弯结构展开时,所述胶框为平面;当所述压弯结构收缩时,所述胶框的中部受力,带动整个所述胶框弯曲呈曲面。本申请通过以上方式,在背板和胶框的中部设置压弯结构,实现胶框可以在平面与曲面之间切换,提高背光模组的使用性能。- 发布时间:2023-08-15 07:14:57
- 0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公开日期:2025-04-04 公开号:CN116560137A 申请号:CN202310636648.7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申请号:CN202310636648.7
- 公开号:CN116560137A
- 公开日期:2025-04-04
- 申请人: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电致动遮光组件,电致动遮光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中的相邻像素单元之间,所述电致动遮光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连接,所述电致动遮光组件的第二端悬空当所述电致动遮光组件未通电时,所述电致动遮光组件展开,所述电致动遮光组件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电致动遮光组件的第一端形成光栅;当所述电致动遮光组件通电时,所述电致动遮光组件收卷,所述电致动遮光组件的第二端朝所述电致动遮光组件的第一端的方向移动。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在防窥和不防窥两种状态下自由切换,从而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布时间:2023-08-11 23:09:26
- 0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公开日期:2025-04-04 公开号:CN116540446A 申请号:CN202310636662.7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申请号:CN202310636662.7
- 公开号:CN116540446A
- 公开日期:2025-04-04
- 申请人: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防窥结构,所述防窥结构包括电磁单元和金属伸缩单元,所述电磁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金属伸缩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与所述电磁单元正对设置;当所述电磁单元未通电时,所述金属伸缩单元处于收缩状态,所述电磁单元与所述金属伸缩单元之间有间距;当所述电磁单元通电时,所述金属伸缩单元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电磁单元与所述金属伸缩单元相贴形成光栅。通过上述设计,显示面板能够在防窥和不防窥两种状态下自由切换,从而使得产品使用更加方便。- 发布时间:2023-08-06 07:26:34
- 0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公开日期:2025-04-04 公开号:CN116449617A 申请号:CN202310423575.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申请号:CN202310423575.3
- 公开号:CN116449617A
- 公开日期:2025-04-04
- 申请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晶体管阵列层、像素电极层、公共电极层、第一无机绝缘层及第二无机绝缘层;晶体管阵列层设置在第一衬底的一侧,像素电极层、公共电极层均设置在晶体管阵列层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晶体管阵列层包括晶体管、像素电极层包括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层包括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层及公共电极层中靠近晶体管阵列层的一者与晶体管阵列层之间的绝缘层为第一无机绝缘层;第二无机绝缘层设置在像素电极层与公共电极层之间。将像素电极层及公共电极层中靠近晶体管阵列层的一者与晶体管阵列层之间的绝缘层设置为无机绝缘层,可以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减少显示面板的制备成本且减少工艺步骤。- 发布时间:2023-07-21 07:14:45
- 0
-
显示面板 公开日期:2025-04-04 公开号:CN116449612A 申请号:CN202210022286.8显示面板
- 申请号:CN202210022286.8
- 公开号:CN116449612A
- 公开日期:2025-04-04
- 申请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其中第一透明电极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一像素电极重叠,且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宽度。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的一侧,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宽度,且第二宽度大于第一宽度。第二透明电极包括第三部分以及第四部分。第三部分和第二像素电极重叠,且第三部分包括第四宽度,且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第四部分设置在第三部分的一侧,第四部分包括第五宽度,且第五宽度大于第四宽度。第一反射电极和第二反射电极之间具有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 发布时间:2023-07-21 07:10:3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