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F01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 F02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 F03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 F04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 F15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 F16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 F17 气体或液体的贮存或分配;
- F21 照明;
- F22 蒸汽的发生;
- F23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 F24 供热;炉灶;通风;
- F25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 F26 干燥;
- F27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 F28 一般热交换;
- F41 武器;
- F42 弹药;爆破;
- F99 本部其他类目不包括的技术主题〔8〕;
收起
最新专利
-
翅片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 公开日期:2025-04-15 公开号:CN113932642A 申请号:CN202111223554.4翅片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
- 申请号:CN202111223554.4
- 公开号:CN113932642A
- 公开日期:2025-04-15
-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翅片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翅片,沿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套设在换热管上;多个第二翅片,各个第二翅片均套设在换热管上,任意相邻两个第一翅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翅片;其中,第二翅片的形状可变化地设置,以用于改变第二翅片的至少部分和与其相邻的第一翅片之间的距离。本发明的翅片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制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23 09:05:51
- 0
-
一种可释放热位移的A型空冷器 公开日期:2025-04-15 公开号:CN113899222A 申请号:CN202111362709.2一种可释放热位移的A型空冷器
- 申请号:CN202111362709.2
- 公开号:CN113899222A
- 公开日期:2025-04-15
- 申请人: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设备。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释放热位移的A型空冷器,包括若干个空冷单元;每个空冷单元均包括搭设成A形的构架、由上而下铺设在A形构架两个倾斜坡面上且由多根相互平行布置的翅片管组成的管束、设置在A形构架顶端且与所述管束连通的蒸汽分配管、分别设置在两个倾斜坡面的底端且与所述管束连通的汇流箱以及安装在A形构架下方的中央且对所述管束喷射冷却风的风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的两端分别通过蒸汽分配箱及汇流箱与构架固定连接;所述汇流箱垫设在构架的底端且可移动地定位于梁架平台面上,以在管束受热后能够通过滑移自动释放水平热位移。该空冷器能根据需要自动调节热位移量,保证空冷器的正常运行。- 发布时间:2023-04-22 09:02:02
- 0
-
液态空气储能电站的循环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日期:2025-04-11 公开号:CN117588975A 申请号:CN202311539231.5液态空气储能电站的循环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 申请号:CN202311539231.5
- 公开号:CN117588975A
- 公开日期:2025-04-11
- 申请人:中绿中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态空气储能电站的循环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液态空气储能电站,液态空气储能电站的循环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第二储罐内的实际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压力,控制第二储罐内的气体排入第一储罐内,其中,第一设定压力为第二储罐的最高运行压力。使第二储罐内的空气排空满足压力需求的同时,由第二储罐内完成高压呼吸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冷凝水回收在第一储罐内,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确保储热装置的运行效率,避免引起释能阶段高压空气复热不足、发电量下降等问题,进而提高储能电站整体效率。- 发布时间:2024-03-02 07:35:44
- 2
-
一种高温紧凑型微通道换热器 公开日期:2025-04-11 公开号:CN112665439A 申请号:CN202011427353.1一种高温紧凑型微通道换热器
- 申请号:CN202011427353.1
- 公开号:CN112665439A
- 公开日期:2025-04-11
- 申请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紧凑型微通道换热器,属于高温换热领域。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换热工质进口管、初级流量分配管、二级流量分配管、微通道扁管、初级流量汇管、二级流量汇管和换热工质出口管。本发明通过内部换热流动结构设计,实现了高换热效率、紧凑空间结构的设计。相对于传统换热器结构,本发明所述的换热器换热效率高、耐受温度高、换热均匀、等效换热面积大,换热器结构设计紧凑,能耐受的最高温度范围为1000℃~2500℃,能耐受的最高压力范围为20MPa~40Mpa,适用于高压、高温、紧凑空间换热等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2023-06-04 11:28:25
- 0
-
一种适用于同轴气流的组合式多级高效换热器 公开日期:2025-04-11 公开号:CN112665438A 申请号:CN202011427334.9一种适用于同轴气流的组合式多级高效换热器
- 申请号:CN202011427334.9
- 公开号:CN112665438A
- 公开日期:2025-04-11
- 申请人: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同轴气流的组合式多级高效换热器,属于流体换热技术领域。该换热器包括多级布置的单元换热器、轴线气流入口、内部固定环、外部固定环和轴线气流出口。本发明所述换热器是一种利用液态金属作为传热工质、利用微通道进行传热的复合式换热器;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提升换热器的换热面积,相比于传统单级管壳式换热器,其单位换热空间内有效换热面积提升了约50%。- 发布时间:2023-06-04 11:28:25
- 0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公开日期:2025-04-11 公开号:CN112378281A 申请号:CN201910688260.5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 申请号:CN201910688260.5
- 公开号:CN112378281A
- 公开日期:2025-04-11
- 申请人:浙江三可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冷凝模块和蒸发模块,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横向孔区和纵向孔区,冷凝模块包括多根第一扁管、设于相邻第一扁管之间的翅片,多根第一扁管并列安装于第一集流管的纵向孔区与第二集流管的纵向孔区之间,第一扁管的两端伸入纵向孔,蒸发模块包括单根或多根第二扁管,单根或多根第二扁管并列安装于第一集流管的横向孔区与第二集流管的横向孔区之间,第二扁管的两端伸入横向孔。本发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增加了蒸发侧对产品的散热效果,减小了换热器的占用空间和制冷剂充注量,可依靠虹吸作用实现制冷剂的循环流动,适用于无外界动力且对空间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发布时间:2023-05-28 13:41:26
- 0
-
水回收系统和方法 公开日期:2025-04-08 公开号:CN118089428A 申请号:CN202410246464.4水回收系统和方法
- 申请号:CN202410246464.4
- 公开号:CN118089428A
- 公开日期:2025-04-08
- 申请人:水利部节约用水促进中心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回收系统和方法,其中水回收系统包括冷却管(1)、转动部件(2)、出风部件(3)和传动组件(4),冷却管(1)其进口(10)用于接收待冷却蒸汽,转动部件(2)被配置在待冷却蒸汽的冲击作用下转动,出风部件(3)被配置为输出冷风用于降低冷却管(1)的温度,以使待冷却蒸汽在冷却管(1)内冷凝形成水,传动组件(4)设置于转动部件(2)和出风部件(3)之间,传动组件(4)被配置为将转动部件(2)的转动力传递至出风部件(3)。本发明可以通过待冷却蒸汽自身能量驱动出风部件运转,进而使冷却管降温使待冷却蒸汽冷凝形成水,实现自供动力,无需借助外部动力,从而有效节约能源,满足节能需求。- 发布时间:2024-06-01 08:01:18
- 2
-
一种结合化学储热的熔盐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日期:2025-04-08 公开号:CN117824404A 申请号:CN202410151208.7一种结合化学储热的熔盐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申请号:CN202410151208.7
- 公开号:CN117824404A
- 公开日期:2025-04-08
- 申请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结合化学储热的熔盐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将化学储能与熔盐储能相结合,化学储热具有储热密度大、成本低、可跨季节长时间储热等优点,适用于中高温热能的储存。利用化学储热载体对新能源弃电或电厂调峰调频电力进行存储,生成的水蒸汽对熔盐进行加热,高温熔盐能够为高温热用户提供热量;水蒸汽放热后生成的冷凝饱和水还能给低温用户提供热量,实现了热量的梯级利用。整个储热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加热器的显热、化学储热载体的储热和熔盐储热,系统能够持续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发热,满足各级热用户的需求。同时,模块化的单元结构,能够广泛适用于新建电厂和已有电厂的改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布时间:2024-04-07 07:35:39
- 1
-
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日期:2025-04-08 公开号:CN116772642A 申请号:CN202310790151.0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 申请号:CN202310790151.0
- 公开号:CN116772642A
- 公开日期:2025-04-08
- 申请人:绍兴双良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固定杆包括基础杆以及多个顺序连接的子固定杆,基础杆以及多个子固定杆外径逐级减小,多个折流板分别对应固定杆上的子固定杆设置,且各个折流板上的第二固定孔的内径分别与与之对应的子固定杆的外径一致。本发明提供的安装结构优化的换热器及其安装方法,基础杆以及多个子固定杆外径逐级减小的特性、折流板分别对应固定杆上的子固定杆设置和折流板上的第二固定孔的内径分别与与之对应的子固定杆的外径一致的三个设置的结合,实现固定杆逐个将折流板推送的动作,将多个折流板顺序叠合于第一固定管板的内侧面而形成对位体,验证第一固定管板上的第一安装孔与折流板上的第三安装孔是否对准。- 发布时间:2023-09-24 07:23:29
- 1
-
换热器 公开日期:2025-04-08 公开号:CN113310340A 申请号:CN202010125842.5换热器
- 申请号:CN202010125842.5
- 公开号:CN113310340A
- 公开日期:2025-04-08
- 申请人: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扁管,扁管具有冷媒腔、进口、出口以及两个通孔,其中,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冷媒腔的两端,进口和出口均与冷媒腔连通;两个通孔分别位于冷媒腔的两端,两个通孔均与冷媒腔不连通。采用该方案,由于扁管具有进口、出口以及两个通孔,在多个扁管与换热器的集液管(进液管或出液管)配合时,不同的扁管可选择使用进口或出口与集液管连通,以及使用通孔避让集液管,从而换热器中不同部件便于布置和装配,以实现双流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设置复杂的隔离组件等结构,简化了换热器的结构,便于制造和装配。- 发布时间:2023-06-23 07:14:0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