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F01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 F02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 F03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 F04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 F15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 F16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 F17 气体或液体的贮存或分配;
- F21 照明;
- F22 蒸汽的发生;
- F23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 F24 供热;炉灶;通风;
- F25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 F26 干燥;
- F27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 F28 一般热交换;
- F41 武器;
- F42 弹药;爆破;
- F99 本部其他类目不包括的技术主题〔8〕;
收起
最新专利
-
功率自调节的多级热管式空间发电辐射散热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日期:2023-06-06 公开号:CN115031558A 申请号:CN202210596694.4功率自调节的多级热管式空间发电辐射散热系统及工作方法
- 申请号:CN202210596694.4
- 公开号:CN115031558A
- 公开日期:2023-06-06
-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发明公开一种功率自调节的多级热管式空间发电辐射散热系统及工作方法。该系统采用高温热管和中低温热管相结合的多级热管模式进行散热,提高了系统散热效率和散热稳定性;通过改变辐射板上半导体发电片的串并联方式对系统余热进行进一步利用,在减轻热排散压力的同时输出了电能,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安全可靠性。本发明采用普通辐射板和可卷曲的辐射板相结合的模式,根据空间探索过程的不同散热需求采用温度感应器控制可卷曲辐射板的状态以进行热量的排散,功率自调节的散热模式可以保持各部件在工作温度下运行,有效地保障各部件的续航能力,实现散热系统与核电系统较好地匹配,满足空间站变轨运行、交会对接、休眠等不同工况的散热需求。- 发布时间:2023-06-30 07:01:17
- 2
-
一种螺旋冷凝件 公开日期:2023-07-25 公开号:CN115046405A 申请号:CN202210779472.6一种螺旋冷凝件
- 申请号:CN202210779472.6
- 公开号:CN115046405A
- 公开日期:2023-07-25
- 申请人:浙江江北南海药业有限公司
本发明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冷凝件;具体为,螺旋冷凝管,若干带流道的螺旋冷凝管依次叠加,位于螺旋冷凝管内侧的一端为头部,位于螺旋冷凝管外侧的一端为尾部,且螺旋冷凝管的头部及尾部均带有开口;在叠加后的螺旋冷凝管的螺旋间隙上形成有螺旋冷凝槽;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螺旋冷凝管的头部及尾部,其中连接螺旋冷凝管头部的连接件为内连接件,连接螺旋冷凝管尾部的连接件为外连接件;螺旋冷却翼,在每个螺旋冷凝管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螺旋冷却翼;内稳流筋组件,在每个螺旋冷凝管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内稳流筋组件。- 发布时间:2023-07-27 07:00:14
- 0
-
基于毛细管阀的流体二极管结构的单向热管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日期:2023-07-11 公开号:CN115060101A 申请号:CN202210759462.6基于毛细管阀的流体二极管结构的单向热管及其加工方法
- 申请号:CN202210759462.6
- 公开号:CN115060101A
- 公开日期:2023-07-11
- 申请人:广州大学
本发明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毛细管阀的流体二极管结构的单向热管及其加工方法。基于毛细管阀的流体二极管结构的单向热管的第一主体内部左端为蒸发段,右端为毛细管阀流体二极管拓扑网状结构;所述第二主体内部右端为冷凝段,左端为毛细管阀流体二极管拓扑网状结构;所述毛细管阀流体二极管拓扑网状结构包括多个单元节点,相邻单元节点之间通过连接通道连通,且连接通道包括大口端和小口端,大口端朝向蒸发段设置,小口端朝向冷凝段设置。热管既能实现工质的水平单向流动又能显著提升扩散效果。优化了热管单向传热性能,提高了正向传热效率,均温性更好。- 发布时间:2023-07-13 07:00:08
- 1
-
分离式热管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日期:2023-10-31 公开号:CN115077277A 申请号:CN202210718361.4分离式热管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 申请号:CN202210718361.4
- 公开号:CN115077277A
- 公开日期:2023-10-31
- 申请人:湖南大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热管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分离式热管系统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通过气相管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液相管连接;所述气相管和/或液相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分离式热管系统的启停周期,进而调节分离式热管系统的温度控制精度;和/或通过调节所述分离式热管系统的启动时间占比,进而调节分离式热管系统的换热量。本发明通过调节热管的启停频率以及启动时间占比,能够有效的控制分离式热管的载荷温度波动和平均换热速率,从而实现了分离式热管在不同工况下精确控温的目的。- 发布时间:2023-11-02 07:00:16
- 0
-
一种生物质多气氛协同热转化处置的反应装置 公开日期:2023-08-25 公开号:CN115074142A 申请号:CN202210788712.9一种生物质多气氛协同热转化处置的反应装置
- 申请号:CN202210788712.9
- 公开号:CN115074142A
- 公开日期:2023-08-25
- 申请人:重庆科技学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多气氛协同热转化处置的反应装置,实现清洁热源的充分利用,在低能耗甚至热自持状态下实现生物质热解。一种生物质多气氛协同热转化处置的反应装置,包括生物质进料系统,所述生物质进料系统的下方连接干燥脱水区,所述干燥脱水区的下方连接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通过调控装置分别连接生物质焚烧炉、热解炉,生物质焚烧炉的烟气出气口设置旋风分离器并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对生物质焚烧炉产生的烟气换热然后另一侧通过鼓风机将加热后的热解载气送入热解炉中,热解炉的排气端设置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对热解炉产生的热解合成气换热然后另一侧通过鼓风机将加热后的空气送入焚烧炉中。- 发布时间:2023-08-27 07:00:12
- 1
-
洗苯系统 公开日期:2023-08-01 公开号:CN115074160A 申请号:CN202210802970.8洗苯系统
- 申请号:CN202210802970.8
- 公开号:CN115074160A
- 公开日期:2023-08-01
- 申请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一种洗苯系统,其第一洗苯塔的底部设置有煤气入口,第一洗苯塔的顶部与第二洗苯塔的底部通过煤气管道连通,第二洗苯塔的顶部设置有煤气出口,第二洗苯塔顶部的油入口与贫油管连通,第二洗苯塔的底部通过半富油管与第一洗苯塔的顶部连通,第一洗苯塔的底部设置有油出口,贫油管上设置有贫油换热器,贫油换热器上设置有供第一冷却介质流出的第一出口,半富油管上设置有半富油换热器,半富油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一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出口连通,第二入口用于通入第二冷却介质。通过将贫油换热器流出的第一冷却介质通入半富油换热器内进行热量补充,可以直接对现有的富余热量进行二次利用,降低煤气洗苯成本。- 发布时间:2023-08-03 07:00:12
- 1
-
一种气液分离的冷凝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日期:2023-05-16 公开号:CN115096117A 申请号:CN202210780066.1一种气液分离的冷凝器及其控制方法
- 申请号:CN202210780066.1
- 公开号:CN115096117A
- 公开日期:2023-05-16
- 申请人:浙江江北南海药业有限公司
本发明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的冷凝器及其控制方法;具体为,包括冷凝器外壳,冷凝器外壳呈柱形;螺旋冷凝件,在冷凝器外壳内设置有螺旋冷凝件,螺旋冷凝件内形成有冷却水流道,螺旋冷凝件的间隙形成有与其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冷凝槽;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气相物料进口,气相物料出口,冷凝物料出口;待冷凝的气相物料先从气相物料进口进入,后沿螺旋冷却槽的螺旋轨迹流动,流至螺旋冷凝槽的中部,当气相物料冷凝形成液体时则会在自身的重力下流至螺旋冷凝槽的底部,最后从冷凝器外壳底部中间的冷凝物料出口中流出,而流至螺旋冷凝槽中间的气相物料仍未被冷却的话则会从气相物料出口排出,从而达到了气液分离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3-06-30 07:02:47
- 1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冰箱、空调器 公开日期:2023-07-11 公开号:CN115127367A 申请号:CN202210738871.8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冰箱、空调器
- 申请号:CN202210738871.8
- 公开号:CN115127367A
- 公开日期:2023-07-11
-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冰箱、空调器,其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多根扁管,还包括第一分配管及多根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分配管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喷射孔,每根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一一与多个所述喷射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具有第一扁管连接口,各所述扁管分别一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扁管连接口。根据本发明,取消集液管,直接将第一分配管外置,通过多根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分配管具有的多个喷射孔一一连接,多根扁管与多根第一连接管的周向外壁面开设的第一扁管连接口一一连接,实现喷射孔与扁管之间的一一对应导通,仅需一次分配,通过喷射孔之后直接进入该第一连接管对应的扁管内,换热介质分流更均匀。- 发布时间:2023-07-13 07:00:11
- 1
-
一种增强内部循环的环路热管 公开日期:2023-10-27 公开号:CN115143822A 申请号:CN202210553336.5一种增强内部循环的环路热管
- 申请号:CN202210553336.5
- 公开号:CN115143822A
- 公开日期:2023-10-27
- 申请人:山东大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内部循环的环路热管,包括多个吸热元件、放热元件,所述多个吸热元件、放热元件之间通过流体管路连接,多个吸热元件至少两个与同一热源进行热连接,各个吸热元件连接的同一热源的位置不同。本发明对目前的环路热管进行了改进,能够使得环路热管内部形成一个大范围内的温度差,从而使得环路热管的循环增加动力,进一步提高循环速度,提高换热效率。- 发布时间:2023-10-29 07:00:21
- 1
-
利用热压转换效应驱动的多孔介质相变传热结构及系统 公开日期:2023-05-05 公开号:CN115143823A 申请号:CN202210684502.5利用热压转换效应驱动的多孔介质相变传热结构及系统
- 申请号:CN202210684502.5
- 公开号:CN115143823A
- 公开日期:2023-05-05
-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热压转换效应驱动的多孔介质相变传热结构及系统,当向通道中输送工质液体,液体工质液体在多孔介质层中渗透,当对相变传热结构加热,工质液体就会蒸发到蒸发腔室结构内,蒸发后体积膨胀使得蒸发腔室中压力增大,蒸汽会从蒸发腔结构的喷嘴处喷出,并汇集后驱动通道中的汽液两相流沿着通道流动;可以很好地利用汽液相变膨胀的机械能,从而驱动环路中的两相流体流动,实现了热的自发驱动而不消耗外部电功;本发明提供的热管,应用了热压转换效应蒸发腔结构,热输运热量都要高,距离远,加热面热稳定性强,取热能力远高于一般脉动热管。- 发布时间:2023-06-30 07:03:36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