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必需
收起
最新专利
-
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公开日期:2025-03-14 公开号:CN117398075A 申请号:CN202311715988.5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申请号:CN202311715988.5
- 公开号:CN117398075A
- 公开日期:2025-03-14
- 申请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可穿戴设备,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该可穿戴设备测量在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然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不同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的信号质量,确定与该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匹配的目标佩戴压力。之后,在检测生理参数时,可穿戴设备可以提示佩戴者调整可穿戴设备,使得可穿戴设备的佩戴压力是该目标佩戴压力。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在该目标佩戴压力下,采集PPG数据,保证PPG数据的信号质量较高,从而保证PPG数据的准确性。之后,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目标佩戴压力下的PPG数据确定佩戴者的生理参数,保证生理参数确定的准确性。- 发布时间:2024-01-26 08:13:09
- 0
-
一种消化道胶囊pH检测装置 公开日期:2025-03-14 公开号:CN117297522A 申请号:CN202311318370.5一种消化道胶囊pH检测装置
- 申请号:CN202311318370.5
- 公开号:CN117297522A
- 公开日期:2025-03-14
-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道胶囊pH检测装置,包括胶囊检测器;用于驱动控制胶囊检测器的磁力驱动机构;磁力驱动机构包括磁力气囊,磁力气囊包括气囊袋,气囊袋的内圈设置有褶皱结构;气囊袋的内腔中设置有若干个内囊袋;每个内囊袋的另一端与外囊袋相连通;内囊袋和外囊袋的内部均填充有磁浆;气囊袋上设置有充气孔,充气孔通过充气管路与气泵相连通;外囊袋的内部还设置有电磁铁棒。本发明还公开了磁浆与磁流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不依靠消化道不同的pH值来定位位置,利用磁力驱动机构产生的磁力来驱动胶囊检测器的运动与定位,无论患者消化道pH值是否正常,都同样适用。同样,对于重症患者来说,胶囊检测器在肠道内的定位以及排出问题能够解决。- 发布时间:2024-01-06 07:15:59
- 0
-
一种具有免疫调控和骨诱导功能的外泌体修饰金属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日期:2025-03-14 公开号:CN117224735A 申请号:CN202311186758.4一种具有免疫调控和骨诱导功能的外泌体修饰金属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申请号:CN202311186758.4
- 公开号:CN117224735A
- 公开日期:2025-03-14
- 申请人:江苏大学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免疫调控和骨诱导功能的外泌体修饰金属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受海洋贻贝的启发,将仿贻贝粘附分子的金属‑酚配位化学与生物正交点击化学修饰策略相结合,设计一种具有儿茶酚基团的贻贝衍生粘附多肽。通过儿茶酚/钛协调相互作用对植入物进行修饰,将其与叠氮化改性的外泌体进行连接,可无损将外泌体修饰在医用金属植入材料表面,获得外泌体修饰的金属骨植入材料,并通过其赋予的免疫调节功能和骨诱导活性改善植入材料表面的骨整合效率。为金属植入物表面高效修饰功能化细胞外囊泡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尤其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假体植入的生存率有深远影响,在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布时间:2023-12-17 07:56:42
- 0
-
一种减轻电离辐射危害的药物组合物 公开日期:2025-03-14 公开号:CN117205266A 申请号:CN202311415105.9一种减轻电离辐射危害的药物组合物
- 申请号:CN202311415105.9
- 公开号:CN117205266A
- 公开日期:2025-03-14
- 申请人:吉林大学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轻电离辐射危害的药物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成分组成:熟地黄570‑630份、水晶兰苷4‑14份、耐斯糖17‑27份、麦冬多糖60‑80份、茯苓多糖75‑95份、茯苓酸1‑5份、五味子素1‑3份。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优点是,可以促进受电离辐射伤害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降低骨髓细胞微核数,有助于机体修复因电离辐射造成的损伤,具有减轻电离辐射危害的功效。- 发布时间:2023-12-17 07:40:43
- 0
-
NLN神经溶素在制备作为治疗肺癌药物的用途 公开日期:2025-03-14 公开号:CN117180430A 申请号:CN202311070241.9NLN神经溶素在制备作为治疗肺癌药物的用途
- 申请号:CN202311070241.9
- 公开号:CN117180430A
- 公开日期:2025-03-14
- 申请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LN神经溶素在制备作为预防和治疗肺癌药物的用途,本发明属于医药科学领域。首次发现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NLN神经溶素的水平显著癌旁组织。本发明通过基因敲除,验证敲除NLN神经溶素基因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肺癌,本发明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了靶点和治疗策略。- 发布时间:2023-12-17 07:13:18
- 0
-
一种皮克林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日期:2025-03-14 公开号:CN117180399A 申请号:CN202310691090.2一种皮克林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申请号:CN202310691090.2
- 公开号:CN117180399A
- 公开日期:2025-03-14
- 申请人:贵阳学院
本发明涉及皮克林乳液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克林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A、取大鲵皮肤胶原蛋白溶于乙酸中,得到大鲵皮肤胶原蛋白溶液,并将乙酸透析出,得到大鲵皮肤胶原蛋白凝胶,备用;B、取大鲵骨多肽与大鲵肝油分别加入至步骤A得到的大鲵皮肤胶原蛋白凝胶中均质,得到分散的皮克林乳液;本申请用于烧伤烫伤。- 发布时间:2023-12-17 07:11:22
- 0
-
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制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日期:2025-03-14 公开号:CN116920021A 申请号:CN202211629606.2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制剂及制备方法
- 申请号:CN202211629606.2
- 公开号:CN116920021A
- 公开日期:2025-03-14
- 申请人:河北康纳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巴戟天:20‑30份;菊花20‑30份;柴胡20‑30份。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促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快速转阴,且副作用小,成本低,可广泛推广使用。- 发布时间:2023-10-26 07:14:48
- 0
-
前列腺蒸汽消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 公开日期:2025-03-14 公开号:CN116831718A 申请号:CN202310873724.6前列腺蒸汽消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
- 申请号:CN202310873724.6
- 公开号:CN116831718A
- 公开日期:2025-03-14
- 申请人:海汛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一种前列腺蒸汽消融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所述前列腺蒸汽消融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蒸气消融设备,所述蒸气消融设备包括消融枪,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待治疗病人的目标区域的图像信息、以及当前消融枪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待治疗区域以及治疗次数;控制所述消融枪对所述待治疗区域按照所述治疗次数进行蒸汽消融治疗,并更新所述消融枪信息;当所述消融枪信息中消融枪的总治疗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停止治疗。- 发布时间:2023-10-11 07:16:25
- 6
-
一种香紫苏内酯和两性霉素B联合抗新型隐球菌的方法 公开日期:2025-03-14 公开号:CN116808055A 申请号:CN202210280302.3一种香紫苏内酯和两性霉素B联合抗新型隐球菌的方法
- 申请号:CN202210280302.3
- 公开号:CN116808055A
- 公开日期:2025-03-14
- 申请人:新疆大学
本发明为一种香紫苏内酯和两性霉素B联合抗新型隐球菌的方法,公开了一种与两性霉素B联用的芳香植物提取物,所述芳香植物提取物以香紫苏内酯为活性成分,为香紫苏内酯开辟了一种新用途,作为抗真菌药物的增效剂,可降低抗真菌药物的用药剂量,从而减轻了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两性霉素B,能够有效减少两性霉素B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显著提高两性霉素B的抗真菌效果,从而减少治疗过程中两性霉素B的用量,进而减少其毒副作用。- 发布时间:2023-10-01 07:10:26
- 0
-
复合人工骨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日期:2025-03-14 公开号:CN116747354A 申请号:CN202310788170.X复合人工骨膜及其制备方法
- 申请号:CN202310788170.X
- 公开号:CN116747354A
- 公开日期:2025-03-14
- 申请人:动之医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人工骨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人工骨膜包括脐带层和凝胶层;脐带层是由脐带组织组成的片状结构,所述脐带组织形成于通过机械方式去除血管细胞的脐带;凝胶层粘附于所述脐带层的一面,所述凝胶层是由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复合形成水凝胶网络并负载骨修复矿物质材料冻干而成,所述骨修复矿物质材料为二氧化硅、磷酸三钙和生物活性玻璃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本发明制备的人工骨膜集屏障和修复为一体,既能够作为屏障膜起到保护作用,阻止软组织侵入,也能有效引导骨再生,为骨成分的再生和结构再建提供优良的微环境,能诱导骨修复及再生,且能随着新生组织的重建而同步降解,大大提高了骨缺损愈合率。- 发布时间:2023-09-18 07:30:5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