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

一种基于多星串行释放的非合作航天器电磁捕获方法

2023-08-11 23:05:34 发布于四川 0
  • 申请专利号:CN202310506732.7
  •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828A
  • 申请人: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星串行释放的非合作航天器电磁捕获方法,包括:S1、主体航天器串行释放捕获卫星;S2、捕获卫星飞寻非合作航天器所在区域的多个特征点;S3、主体航天器计算各区域最优特征点;S4、捕获卫星飞抵各最优特征点,并在该点通过电磁对接方式完成逐次捕获,形成接管组合体;S5、对接管组合体进行惯性参数辨识,并将辨识误差导致的姿态动力学系统不确定项归结于综合扰动形成参数辨识增强效果;S6、设计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控制器,通过力矩分配原则发送指令至各捕获卫星执行机构,以此实现对非合作航天器的电磁捕获接管。本发明能够克服单星捕获能力弱且易与非合作航天器发生刚性碰撞的缺陷,可应对多种复杂非合作航天器捕获任务。

专利内容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6552828 A (43)申请公布日 2023.08.08 (21)申请号 202310506732.7 (22)申请日 2023.04.28 (71)申请人 西北工业大学 地址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 路127号 申请人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72)发明人 刘闯 马怡青 岳晓奎 丁一波  (51)Int.Cl. B64G 4/00 (2006.01) B64G 1/64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多星串行释放的非合作航天器电 磁捕获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星串行释放的非 合作航天器电磁捕获方法,包括:S1、主体航天器 串行释放捕获卫星;S2、捕获卫星飞寻非合作航 天器所在区域的多个特征点;S3、主体航天器计 算各区域最优特征点;S4、捕获卫星飞抵各最优 特征点,并在该点通过电磁对接方式完成逐次捕 获,形成接管组合体;S5、对接管组合体进行惯性 参数辨识,并将辨识误差导致的姿态动力学系统 不确定项归结于综合扰动形成参数辨识增强效 果;S6、设计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控制器,通过力矩 分配原则发送指令至各捕获卫星执行机构,以此 A 实现对非合作航天器的电磁捕获接管。本发明能 8 够克服单星捕获能力弱且易与非合作航天器发 2 8 2 生刚性碰撞的缺陷,可应对多种复杂非合作航天 5 5 6 器捕获任务。 1 1 N C CN 11655

最新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