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光/近红外光致变色分子、其制备方法及应用2025
- 申请专利号:CN202310335149.4
- 公开(公告)日:2025-07-08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461A
- 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
专利内容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80634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24.05.24 (21)申请号 202310335149.4 (22)申请日 2023.03.31 (71)申请人 华东理工大学 地址 200237 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72)发明人 张隽佶 张志伟 夏童 张芳 田禾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专利代理师 何敏清 陈卓 (51)Int.Cl. C07D 471/06 (2006.01) C09K 9/02 (2006.01) C07F 7/08 (2006.01) 权利要求书6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6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红光/近红外光致变色分子、其制备方 法及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光/近红外光致变色分 子、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 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本发明 的基于苝酰亚胺湾区取代的双向红光/近红外光 致变色分子的开闭环体吸收波长有效红移,可以 多次循环工作,展现出良好的抗疲劳性,且经光 照得到的闭环体结构较稳定,实现了红光、近红 外光照射下的高效开闭环过程,为设计新型光致 A 1 变色体系提供新思路。 6 4 3 6 0 8 1 1 N C CN 118063461 A 权 利 要 求 书 1
最新专利
- 海参肽rAj-HRP30及其在抗肿瘤中应用公开日期:2025-08-01公开号:CN118085054A申请号:CN202410457476.1海参肽rAj-HRP30及其在抗肿瘤中应用
- 发布时间:2024-06-01 08:06:590
- 申请号:CN202410457476.1
- 公开号:CN118085054A
- 3-(吲哚-3-硒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公开日期:2025-08-01公开号:CN118063434A申请号:CN202410120276.73-(吲哚-3-硒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 发布时间:2024-06-01 07:22:130
- 申请号:CN202410120276.7
- 公开号:CN118063434A
- 一种生物基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开日期:2025-08-01公开号:CN117886784A申请号:CN202310345568.6一种生物基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发布时间:2024-04-21 07:14:410
- 申请号:CN202310345568.6
- 公开号:CN117886784A
- 一种毒蕈中鹅膏毒肽类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公开日期:2025-08-01公开号:CN117820440A申请号:CN202311872764.5一种毒蕈中鹅膏毒肽类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
- 发布时间:2024-04-07 07:31:020
- 申请号:CN202311872764.5
- 公开号:CN117820440A
- 1,3-二羟基-1-对甲砜基苯丙酮的合成工艺公开日期:2025-08-01公开号:CN117658872A申请号:CN202311638060.11,3-二羟基-1-对甲砜基苯丙酮的合成工艺
- 发布时间:2024-03-11 07:23:490
- 申请号:CN202311638060.1
- 公开号:CN117658872A
- 一种吡唑并氮氧双杂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公开日期:2025-08-01公开号:CN117603226A申请号:CN202311594280.9一种吡唑并氮氧双杂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发布时间:2024-03-02 07:57:120
- 申请号:CN202311594280.9
- 公开号:CN11760322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