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

基于3D打印的钻头胎体工作层、钻齿、钻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5

2023-10-01 07:13:58 发布于四川 10
  • 申请专利号:CN202310539196.0
  •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 公开(公告)号:CN116809956A
  • 申请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基于3D打印的钻头胎体工作层、钻齿、钻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金属粉末铺设在金属基板上,生成强度保持层,然后在强度保持层上铺设金属粉末,将金刚石颗粒洒在金属粉末中,表面选择性地扫描粉末床,部分区域的金属粉末未与激光作用,生成造孔造流道层,构造出人为可控的微孔隙、微流道。本发明提供的钻头在与岩层相互作用后,逐渐磨损露出钻头胎体工作层,其微孔隙、微流道为岩屑和钻井液的流动提供通道,细小的岩屑被钻井液冲刷并随着钻井液循环流出井底,不会在其表面停留过长时间,有利于机械钻速的维持,减小了钻头“打滑”带来的危害。钻井液在微流道内的流通能够带走钻齿表面更多的热量,降低烧钻等井下事故发生的概率。

专利内容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68099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23.09.29 (21)申请号 202310539196.0 B22F 3/14 (2006.01) B33Y 10/00 (2015.01) (22)申请日 2023.05.12 B33Y 80/00 (2015.01) (71)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E21B 10/55 (2006.01)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 388号 (72)发明人 陶亚坤 周燕 张壮 段隆臣  王晓强 孙武成 文世峰 史玉升  陈志桥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2238 专利代理师 王佩 (51)Int.Cl. B22F 10/28 (2021.01) B22F 5/10 (2006.01) B22F 7/08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5页 (54)发明名称 基于3D打印的钻头胎体工作层、钻齿、钻头 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57)摘要

最新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