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

用于改善棒材带状缺陷和力学性能的方法及凸轮轴2024

2024-02-15 07:48:41 发布于四川 1
  • 申请专利号:CN202311517738.0
  •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 公开(公告)号:CN117548638A
  •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改善棒材带状缺陷和力学性能的方法及凸轮轴,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对成分合格的钢水通过连铸机进行浇铸;在凝固阶段,采用压下工艺;凝固后,将热态铸坯进行轧制;所述压下工艺为通过铸坯中心固相率的变化来控制压下量,压下区域的中心固相率为0.09‑1.0之间,总压下量为10mm,中心固相率小于0.4所对应的连铸压下区域内,总压下量不小于1mm且不大于2mm。通过控制压下工艺,同时抑制等轴晶区域的宏观偏析和半宏观点状偏析的形成,大大改善带状缺陷,提高了凸轮轴棒材径向塑性和冲击韧性,使得后续采用楔横轧制备出的凸轮轴满足指标要求。

专利内容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75486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24.02.13 (21)申请号 202311517738.0 (22)申请日 2023.11.15 (71)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72)发明人 王璞 张家泉 王海杰 唐海燕  陈亮 蔡森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专利代理师 金建星 (51)Int.Cl. B22D 11/12 (2006.01) B22D 11/16 (2006.01) B22D 11/22 (2006.01) B21B 1/02 (2006.01) F16H 53/00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6页 (54)发明名称 用于改善棒材带状缺陷和力学性能的方法 及凸轮轴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改善棒材带状缺陷和力 学性能的方法及凸轮轴,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 域,对成分合格的钢水通过连铸机进行浇铸;在 凝固阶段,采用压下工艺;凝固后,将热态铸坯进 行轧制;所述压下工艺为通过铸坯中心固相率的 变化来控制压下量,压下区域的中心固相率为 0.09‑1.0之间,总压下量为10mm,中心固相率小 于0.4所对应的连铸压下区域内,总压下量不小 于1mm且不大于2mm。通过控制压下工艺,同时抑 制等轴晶区域的宏观偏析和半

最新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