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

应用在非对称转子系统中的多重动力吸振器及其设计方法2025

2023-09-24 07:26:52 发布于四川 0
  • 申请专利号:CN202310964558.0
  • 公开(公告)日:2025-07-15
  • 公开(公告)号:CN116771851A
  •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非对称转子系统中的多重动力吸振器及其设计方法,非对称转子系统的转轴具有非轴对称特性或支承结构具有非各向同性特性,且在过临界转速与1/2临界转速时存在振动过大和不稳定问题;多重动力吸振器由环形底座和多个悬臂梁振子构成,并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转轴上,多重动力吸振器不随非对称转子系统转动而转动;悬臂梁振子沿周向等距安装在环形底座上,其固有频率的平均值与非对称转子系统失稳区频带的中心频率相近;在非对称转子系统运行过程中,悬臂梁振子吸收系统的部分振动能量,通过优选多重动力吸振器的结构参数,大幅提升系统的阻尼水平,降低系统通过临界转速处的共振振幅,抑制系统的不稳定现象。

专利内容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67718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23.09.19 (21)申请号 202310964558.0 (22)申请日 2023.07.31 (71)申请人 合肥工业大学 地址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 193号 (72)发明人 王帅 李佳航 黄一鸣 孙磊  汪方潮 郑昌军 毕传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34101 专利代理师 何梅生 (51)Int.Cl. F16F 15/14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54)发明名称 应用在非对称转子系统中的多重动力吸振 器及其设计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非对称转子系统 中的多重动力吸振器及其设计方法,非对称转子 系统的转轴具有非轴对称特性或支承结构具有 非各向同性特性,且在过临界转速与1/2临界转 速时存在振动过大和不稳定问题;多重动力吸振 器由环形底座和多个悬臂梁振子构成,并通过滚 动轴承安装在转轴上,多重动力吸振器不随非对 称转子系统转动而转动;悬臂梁振子沿周向等距 安装在环形底座上,其固有频率的平均值与非对 称转子系统失稳区频带的中心频率相近;在非对 称转子系统运行过程中,悬臂梁振子吸收系统的 A 部分振动能量,通过优选多重动力吸振器的结构 1 参数,大幅提升系统的阻尼水平,降低系统通过 5 8 1 临界转速处的共振振幅 ,抑制系统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