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

可穿戴式皮肤控温散热装置及方法2025

2024-03-02 08:01:16 发布于四川 3
  • 申请专利号:CN202410033846.9
  •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 公开(公告)号:CN117598851A
  • 申请人:浙江大学
摘要:本发明涉及可穿戴式皮肤控温散热装置及方法、人体健康检测系统及方法,可穿戴式皮肤控温散热装置包括控温模块和散热模块。其优点在于,利用控温模块可以对第一接触位置的皮肤温度进行控制,为后续健康检测提供稳定温度环境,排除环境温度和人体自身温度波动干扰;利用散热模块与第二接触位置的皮肤接触,将控温模块产生的废热传到皮肤位置,防止控温模块因热量积聚导致无法稳定工作;利用皮肤进行散热,无须额外的风冷等散热结构,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进行集成设计;噪声小,满足医疗场景使用需求;无须为散热模块供能,因此功耗低、延长系统工作时间。

专利内容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75988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24.02.27 (21)申请号 202410033846.9 (22)申请日 2024.01.09 (71)申请人 浙江大学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 路866号 (72)发明人 杨宗银 杨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领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383 专利代理师 王琰 (51)Int.Cl. A61F 7/00 (2006.01) A61B 5/00 (2006.01) A61B 5/1455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5页 (54)发明名称 可穿戴式皮肤控温散热装置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式皮肤控温散热装置及 方法、人体健康检测系统及方法,可穿戴式皮肤 控温散热装置包括控温模块和散热模块。其优点 在于,利用控温模块可以对第一接触位置的皮肤 温度进行控制,为后续健康检测提供稳定温度环 境,排除环境温度和人体自身温度波动干扰;利 用散热模块与第二接触位置的皮肤接触,将控温 模块产生的废热传到皮肤位置,防止控温模块因 热量积聚导致无法稳定工作;利用皮肤进行散 热,无须额外的风冷等散热结构,结构简单,体积 小巧,便于进行集成设计;噪声小,满足医疗场景 使用需求;无须为散热模块供能,因此功耗低、延 A 长系统工作时间。 1 5 8 8 9 5 7 1 1 N C

最新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