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

一种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的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2025

2023-11-24 07:16:19 发布于四川 2
  • 申请专利号:CN202310836159.6
  •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 公开(公告)号:CN117084345A
  •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的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抑制剂包括纳米粒子内核,所述纳米粒子内核的外表面偶联有右旋氨基酸,形成可被细菌吞噬的右旋氨基酸修饰硅纳米粒子;所述抑制剂在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形成72h后,抑制其生长和分解。本发明将右旋氨基酸偶联在硅纳米颗粒外表面形成核壳结构,可被细菌吞噬而对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分解和抑制生长,特别是在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生长量达到最大时的72小时,还能达到很好的抑制生长和分解,对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1%。

专利内容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7084345 A (43)申请公布日 2023.11.21 (21)申请号 202310836159.6 (22)申请日 2023.07.07 (71)申请人 合肥工业大学 地址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 193号 (72)发明人 刘洪林 尹亚光 丁中祥 胡繁  苏梦可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4115 专利代理师 汪贵艳 (51)Int.Cl. A23L 5/20 (2016.01) A01N 59/00 (2006.01) A01N 25/26 (2006.01) A01P 1/00 (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的抑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的 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抑制剂包括纳 米粒子内核,所述纳米粒子内核的外表面偶联有 右旋氨基酸,形成可被细菌吞噬的右旋氨基酸修 饰硅纳米粒子;所述抑制剂在食源性致病菌生物 膜形成72h后,抑制其生长和分解。本发明将右旋 氨基酸偶联在硅纳米颗粒外表面形成核壳结构, 可被细菌吞噬而对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分解和 抑制生长,特别是在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生长量 达到最大时的72小时,还能达到很好的抑制生长 和分解,对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膜的抑制率最

最新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