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3.2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2025

2023-11-16 07:56:22 发布于四川 9
  • 申请专利号:CN202310900814.X
  •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 公开(公告)号:CN117051007A
  •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3.2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感虫品种9311 (♀)与斯里兰卡高抗品系KOLAYAL和POLIYAL(♂)杂交、回交和自交后获得的遗传群体,通过混池测序法(BSA‑seq)在水稻第4染色体短臂上定位了一个新的抗褐飞虱基因BPH33.2,通过遗传转化BPH33.2基因,使感虫水稻出现抗褐飞虱表型;同时利用基因敲除BPH33.2基因,使抗虫水稻丧失褐飞虱抗性表型,从而证实了BPH33.2的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与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3.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实验检测与这些抗性基因位点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可以在苗期就准确预测水稻植株的褐飞虱抗性,加快褐飞虱抗性水稻品种的选育进度。

专利内容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7051007 A (43)申请公布日 2023.11.14 (21)申请号 202310900814.X C12Q 1/6895 (2018.01) C12N 15/11 (2006.01) (22)申请日 2023.07.21 (71)申请人 福建农林大学 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 路15号 (72)发明人 吴建国 胡杰 吴小清 张帅  赵珊珊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专利代理师 林文弘 蔡学俊 (51)Int.Cl. C12N 15/29 (2006.01) C12N 15/82 (2006.01) A01H 5/00 (2018.01) A01H 6/46 (2018.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序列表(电子公布) 附图6页 (54)发明名称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3 .2及其分子标记和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3 .2及 其分子标记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感虫品种9311  (♀)与斯里兰卡高抗品系KOLAYAL和POLIYAL (♂) 杂交、

最新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