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

一种固碳破囊壶菌菌株的构建方法2025

2024-03-18 07:25:50 发布于四川 1
  • 申请专利号:CN202311712718.9
  • 公开(公告)日:2025-07-11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646A
  • 申请人:天津大学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碳破囊壶菌菌株的构建方法,包括破囊壶菌基因组序列获取及功能注释;已知模式生物内源还原甘氨酸固碳途径酶氨基酸序列的获取;已知模式生物内源还原甘氨酸固碳途径酶氨基酸序列与破囊壶菌氨基酸序列的多序列相似性比对;破囊壶菌还原甘氨酸固碳途径相关酶氨基酸序列的保守结构域分析;破囊壶菌还原甘氨酸固碳途径的功能鉴定;破囊壶菌乙酰辅酶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破囊壶菌实验室适应性进化;破囊壶菌高值次生代谢产物的13C同位素示踪检测。本方法可快速鉴定破囊壶菌菌株的固碳潜力并通过基因编辑结合适应性进化策略,实现破囊壶菌利用来自甲酸及CO2的碳原子参与高值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专利内容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76836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24.03.12 (21)申请号 202311712718.9 G16B 30/10 (2019.01) G16B 30/20 (2019.01) (22)申请日 2023.12.13 G01N 30/02 (2006.01) (71)申请人 天津大学 G01N 30/60 (2006.01)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G01N 30/72 (2006.01) (72)发明人 汪光义 朱星宇  C12R 1/645 (2006.01)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专利代理师 程小艳 (51)Int.Cl. C12N 1/15 (2006.01) C12N 15/52 (2006.01) C12N 15/53 (2006.01) C12N 15/54 (2006.01) C12N 15/60 (2006.01) G16B 20/00 (2019.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

最新专利